年前,我院成功抢救一名烟雾病脑出血患者,多学科密切协作进行抢救后,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为46岁女性,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伴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1小时于2019年11月19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有既往脑出血病史2次,曾因烟雾病行脑血管搭桥手术史。入院查体诊断为:1.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2.烟雾病血管搭桥术后。
入院后科室予以密切监测呼吸、血压、体温、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脑CT变化,采取针对性脑保护措施。鉴于患者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医院多学科密切协作进行抢救,实施精准治疗,并请上级医院神经内、外科专家会诊,经过连续9昼夜的特级护理与加强治疗,患者神志转清,生命体征平稳,能正确应答简单问题,肢体运动功能逐步恢复,于11月28日转到神经外二科,又经过近二十天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
本病于1955年由日本学者最早报道,因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软脑膜动脉、穿通动脉等小血管等代偿增生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因脑血管造影可见脑底密集成堆的小血管酷似烟雾而称为烟雾病。女性多发。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是willis环主要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代偿,逐渐形成脑底血管网,成年患者常表现为出血性卒中,如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等,约20%表现为缺血性卒中或反复晕厥。
脑出血在脑血管病中发病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本例病人的抢救成功标志着我院在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的救治方面走在了本专业领域的前列。
在此我们也提醒大家:据文献资料显示,烟雾病多为散发,发病率(3.16~10.5)/10万,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存在5岁和40岁左右两个发病年龄高峰,如发生不明原因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等,而无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证据时,应考虑本病诊断的可能,建议到专业科室就诊。